12 Feb
12Feb

每當路經泡泡瑪特(Popmart)的台北店,如西門町旗艦店、南西新光三越店等,大部份時間也出現長長的人龍,受歡迎程度實在非常厲害! 泡泡瑪特每年盈收數百億新台幣,由小朋友至大人也對它大力熱捧,到底這種足以重塑玩具市場整體格局的「盲盒經濟」,令消費者難以抗拒的成功秘笈是甚麼?

「盲盒經濟」在台灣

泡泡瑪特在台灣的盲盒市場中佔有絕對領先的份額,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。其獨特的產品設計和多樣化的合作系列,使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泡泡瑪特擁有多個實體零售店,並且在高人流的購物熱點開設專櫃,方便消費者購買和體驗。 除了實體店外,泡泡瑪特也積極發展線上銷售渠道,透過電商平台和社交媒體進行推廣和銷售,實行線上線下全方位行銷。

其中,在台灣的專門店以其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產品體驗,受到消費者的熱切喜愛。

1. 從店面設計開始,採用「主題化裝潢」:每家專門店的設計通常圍繞著特定的主題或系列,吸引顧客進入探索,設計用心的環境使得購物過程充滿樂趣,樂此不疲的「打卡」拍美照。專門店內並設有特色的展示區域,展示最新的盲盒系列和限量版產品,讓顧客能夠一目了然,以最佳視覺效果刺激購物物慾。

2. 大力擴展受歡迎大熱品牌:提供多元化產品種類,店內販售各種盲盒產品,涵蓋藝術家合作系列、電影角色、動漫人物等,也增設周邊商品,除了盲盒,店內也會販售相關的周邊商品,如公仔、配件和文具等,吸引更多粉絲,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收藏需求。

3. 全方位擴展消費體驗:許多專門店設有開盒區域,顧客可以在店內當場開盒,即買即享受,感受驚喜的瞬間,並能與其他顧客分享體驗。還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,如開盒比賽、簽名會和主題展覽,增強顧客的參與感和社群感,令人愛不惜手。

4. 持續完善會員制度: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專屬優惠和最新產品資訊,提升忠誠度。店員通常經過專業培訓,能提供顧客產品資訊和建議,增強顧客的購物及交流體驗,令不少會員樂意持續回購。

「盲盒經濟」在世界

泡泡瑪特已擴展至多個國際市場,除台灣外,香港、日本、韓國及一些歐洲國家也有其足跡,甚至時尚之都法國巴黎也成功推出了羅浮宮藝術系列Labubu,在這些市場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。並與多位國際知名設計師和品牌的合作,多國度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,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。 根據市場報告,泡泡瑪特的銷售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,尤其是在亞洲市場,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。泡泡瑪特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,以成為世界級的泡泡瑪特為目標。

「盲盒經濟」的成功秘笈

「盲盒經濟」是一個市場心理學的成功例子,非常值得探討。

1. 消費者心理與獨特性: 泡泡瑪特的盲盒產品符合消費者對獨特性和稀有性的需求。「盲盒」的一大特色是對盒內產品的不確定性,要追求經過抽籤博弈的勝利感,人們對於獲得意外驚喜和珍藏品的渴望,促使他們願意重複購買。這種心理學上的「獎勵機制」使消費者在開盒時感受到興奮,這種情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驅動力。

2. 浸淫式社群與分享文化: 泡泡瑪特利用社交媒體平台,鼓勵消費者分享開盒體驗和收藏成果,進一步強化了品牌的社群感。這種分享文化促進了品牌的口碑傳播,並吸引了更多的潛在顧客。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增強了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,擁有泡泡瑪特的最新大熱產品已經成為社交圈的身份象徵,自豪感好比擁有名牌包包。

3. 多樣化品牌聯成合作: 泡泡瑪特與各種知名角色和藝術家合作,推出限量版產品,吸引不同的消費者群體。這種多樣化的產品線滿足了各種偏好的消費者,並提高了品牌的吸引力。同時,這也使得品牌在市場上保持新鮮感。

4. 即食式即時消費文化: 隨著年輕消費者對於即時滿足和即時體驗的需求增加,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正好迎合了這一趨勢。許多消費者喜歡快速購物和獲得即時的愉悅感,這使得盲盒產品得以蓬勃發展,加上一個盲盒的單價不高,價格門檻低,容易令人不知不覺間多買幾個,送給別人或自己收藏,也滿心歡喜。

放眼未來

相信泡泡瑪特仍會繼續發揮其成功秘笈,掌握消費者心理,全方位擴展產品線,推出更多類型的盲盒產品,甚至跨界合作,例如與遊戲、動漫等文化結合,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。並利用線上平台,發揮電商潛力,結合增強現實(AR)技術,讓消費者在購買前可以體驗產品,增加互動性及購買慾望。

放眼台灣,寶島有不少出色的插畫師及藝術創作者,潛力無限。或許也可參考不同企業品牌的成功及失敗例子,期待更多的台灣創作者,見證他們置身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的一天。

Comments
* The email will not be published on the website.